2007年3月1日星期四

友情提示

首先,欢迎阁下的莅临!
鉴于鄙人因学习无法及时恢复各位,所以若大家有什么事情可以给我发送邮件:

我将尽快答复!
最后,抱以诚挚的歉意!

*ps.本站已建立了与 bearjess抽丫的筋儿 的友情链接

[+/-] Read More...

2007年2月27日星期二

新学期开始了/New term comes

[+/-] Read More...

2007年2月26日星期一

比较《红楼梦》与《浮士德》的时代表现

中国的整个文化精神,都集于曹家,而曹家的灵魂,又集于曹雪芹一人。因此,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整个的灵魂。如果要说,但丁是意大利精神的代表,莎士比亚是英格兰的代表,塞万提斯是西班牙的代表,歌德是德意志的代表,那末,曹雪芹就是中国灵魂的具体化。

每个社会似乎都有一个中心组织,这个组织,可以说是集中了此种社会的各种精神。要是哪个作家能抓住而且表现了它的精神,那么他就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精神。例如从拉辛的作品你可以了解十九世纪的法国沙龙文化;从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你又可以了解英国的风土人情;读《浮士德》你就能走近德意志。中国社会的中心组织,从古至今,是大家庭名家听越大,成分越复杂,则与接触的亲戚朋友也月多,这个家庭所达标的社会方面也就越广。即以贾府来讲,除自家人,包括我们熟悉的宝玉、黛玉、宝钗、刘姥姥等外,还有各行各业的各类人等共计400多人。护花主人在《增评补图石头记》中有云:“翰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尺牍、评书戏曲、对联扇额、酒令灯谜、说书笑话,无不精善;论技艺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匠作构造、栽花种果、畜养禽鱼、针线烹调、巨细无遗;论人物则方正明 邪、贞淫顽善、节烈豪侠、刚强懦弱,及外洋诗女、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娼妓优伶、盗贼邪魔、醉汉无赖,色色俱有;论事迹则繁华筵宴、奢纵宣淫、操守廉贪、 宫闱仪制、贸易钻营、事事皆全;甚至寿终夭折、暴病亡故、投河跳井、悬梁被逼、吞金服毒、撞阶脱精等,亦件件皆有、包罗万象,囊括无遗。宏大精妙、经伟繁富、令人叹为观止。
事实上我们全都是些集体性人物,不管我们愿意把自己摆在什么地位。而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这些在歌德临终前一个多月所讲的话,表明他经过一生的彷徨、探索、思考,终于明白了任何人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而必须摆正自己同时代、同人群的位置。
歌德这个有关“集体性人物”的提法,是非常深刻的。这一提法科学地说明了个人与时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传统、个人与大众的辨证关系。歌德曾受康德哲学的影响,有时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包括艺术事业),要靠天才、靠神的力量;可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日里,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强调的却是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依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真正领悟了歌德的这番话,就能摆正自己在社会人生中的位置,不致因夸大个人的作用而自怨自艾,甚至误入歧途。
人是社会的人。我们的生存与生活离不开其他的人。所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那些“集体性人物”就是清朝社会的缩影,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如是而来,读读这些时代巨著对我们就真是大有裨益了:
借古鉴今,若把每个不坏的人当作朋友,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
日积月累,数日后就能拥有无数的朋友,有乐趣,有帮助,有意义,有情谊。
两个假期中,我分别读了《红楼梦》与《浮士德》这两部巨著,于是产生了把它们两个比较来写读后感的想法。鉴于能力和时间有限,只敢斗胆作这个极小方面的比对。

*赶制结果,实为劣作

[+/-] Read More...

2007年2月21日星期三

好猪,坏猪/Good Pig, Bad Pig



During Chinese New Year, Hong Kong does its best impersonation of a ghost town. Stores close, newspapers halt publishing and passengers can get a seat on the subway with ease. That's not to say the city's bustle disappears completely. More like its transferred to all things related to the New Year, like the Victoria Park flower market, the Tsim Sha Tsui night parade and the harbor fireworks display. They all attract crowds that can try even the most patient visitor. A colleague reported seeing a parent use a young child as a battering ram to move through the flower market throngs this weekend, and after witnessing the masses last year I find that entirely accepta
ble behavior. The kid might disagree.

One of the main New Year's preoccupations is predicting what the next 12 months will be like. And that requires knowing just what year this is. In advertising and the press this has been widely called the Year of the Golden Pig. But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ran a story recently stating that this will be the much less auspicious Year of the Fire Pig. The Golden Pig tale is likely the result of "commercial hype," the story said, with shopkeepers and restaurateurs using the holiday to promote sales. The hype has continued unabated over the past week, so I called Edwin Ma, a Hong Kong astrologer, to check. He said this is indeed the year of the Fire Pig. "This is not the Golden Pig," he says. "I don't know why they make this out to be the Golden Pig." Perhaps because it has to do with money. "The Golden Pig is the good pig. The Golden Pig is defined by wealth and a lot of money. You can collect money," he says. "The Fire Pig is no good. The Fire Pig will burn everything. They are the opposite." For those waiting for the Golden Pig, hope is only 24 years away, in 2031.


from TIME

[+/-] Read More...

2007年2月17日星期六

猪年吉祥/Happy Spring

[+/-] Read More...

2007年2月16日星期五

《文革笑料集》



你们笑什么?你们笑你们自己!——果戈理


这几天,我以极大的兴趣和极快的速度品完了一本旧书《文革笑料集》。
此书摄取了近300个历史片断,以七分纪实、三分传闻的笔墨再现了那些个难忘的往事。
我在捧腹打滚之余颇有所感,再此将两则铅字转为字节数据。
但是为了不影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并避免被“无限上纲”到政治范畴,所以特别注明:
1)此书是光明正大允许出版销售的书籍;
2)以下文字不代表鄙人意见。

连衣裙风波
几个男青年到同伴M的家中玩,看见M的后院晾晒着一件漂亮的连衣裙。一问,知道是M的大姨过去穿的,“文革”一来再也不敢穿,只好锁在箱子里,都发霉了,趁天气好拿出来晒晒,几个小伙子以连衣裙为话题,诅咒现在衣着是“军便服”统治时期。其中一人突然提出打赌:谁敢穿上这件连衣裙到街上逛一圈,奖给谁十个冰淇淋。于是M自告奋勇穿上了连衣裙。要出门时,他又顺手抓了一顶白布凉帽。这样,十个冰淇淋到手,几个小伙子嬉笑一阵了事。
谁也没料到,M逛一圈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刚出门几步时,阶级斗争觉悟很高的街道大娘就注意上了。一份《敌情通报》很快发到全县各个基层的单位。《通报》称:美蒋空降女特务窜入我县境内,穿白色连衣裙,戴白色夏威夷
凉帽,个头很高,大约一米七左右云云。
紧接着是全城戒严,先明察暗访。查来查去还是查不着,就召开各级大小检举会,号召全体革命群众检举揭发特务躲到哪家。应M听到这事,不禁笑出了声,说这事是他们几个人开玩笑干的。他也没想到,这一坦白竟然是自己被抓去拘留了十天。

造原子弹风波
“文革”中期武斗四起,弱肉强食,某市“狂飙造反纵队”因力量弱被赶出了城,逃到了地处偏僻的某军工厂。为了夺回地盘,报仇雪恨,
“狂飙造反纵队”造出舆论,将在近期内制造出小型原子弹,决心在保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决战中夺取最后胜利。并且利用自办的小报,不断刊登文章和图片,宣扬——原子弹即将装配完毕。
消息传出,另一派“前仆后继革命战斗军”吓破了胆。他们认为,
“狂飙造反纵队”有很多大学生是学核物理的,又占着军工厂,造出小型的“土原子弹”是完全有可能的事。于是,赶忙一面草拟《告全国人民书》,组织声势浩大的反核游行,自我壮胆说自己掌握着革命的“精神原子弹”,这
“精神原子弹”是足以抵挡任何核武器的;同时又派遣了“尖刀特务排”,乔装深入敌后,破坏对方的“原子弹”。
经过坚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并献出了三条人命,
“尖刀特务排”摸清了情况。原来那颗“原子弹”只是个铅皮敲成的空壳。

[+/-] Read More...

2007年2月11日星期日

暂停/Suspend from now on

由于作业原因,此博客暂停更新大约5天.
非常感谢经常访问本博客的读者们!Epay会在几天后重新与你们见面!

[+/-] Read More...